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技術動態 > 正文
高職建立區域共享性實訓基地分析
論文摘要:十五期間,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規模迅速擴張,但實習實訓基地等硬件資源也隨之嚴重短缺。如何實現實訓基地共享,改善學院實驗實訓條件,文章分析區域實訓基地共享的可操作,提出區域實訓基地共享的操作性方法與思路。
論文關鍵詞:實訓基地,區域共享,操作思路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政策實施,高職院校發展規模迅速擴張,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教育資源的嚴重短缺,高職教育培養的目標是高技能人才,要培養高技能人才,實習實訓基地是至關重要的硬件條件,如何實現區域實訓基地共享,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區域實訓基地共享的必要性
  1.未來生源數量逐年減少,盲目擴張不利于學院長遠發展
  表一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4年至2008年教育數據統計結果。對比這5年的數據顯示,2005年高中招生人數最多,對應三年后(2008年)的高考招生人數也最多,粗略計算2007、2008年高考招生率為68.9%及69.2%,基本維持在穩定的數值;而2007年高中招生人數比2005年銳減37萬人,2008年高中招生人數仍然在減少(比2007年減少3萬),可以看出,高考源頭生源數量逐年減少將是必然趨勢。
  表一2004年至2008年各類教育招生人數
  我國自1999年實行高校擴招政策,到2008年在校人數擴張了5倍,高職學生人數更是增長了近8倍(達到860萬)。各高職學院為了迅速壯大,一方面擴招原有專業學生人數,另一方面開發新的專業,為了實現技能培養的目的,學院實驗實訓條件建設投入不菲,不僅要擴建原有規模,而且配合新專業的開發,學院要建設新的實驗實訓條件。面對未來學生生源減少,盲目擴張不利于學院長遠發展,必須辦出學院特色,辦出精品專業,并集中力量建設好此類專業的實驗實訓條件,其他專業實訓必須考慮校際、校企資源共享,不能面面俱到卻又只涉及皮毛。
  2.實訓資源相對短缺與相對過剩并存
  縱觀我國高職學院發展,不少院校在三五年之內從原有兩三千人數迅速增長到萬人,比較容易實現的辦法就是同專業擴招平行班級,原來只招兩個班的專業擴大為4、5個班級,有的甚至出現10多個平行班級,表二為陜西省26所公辦高職2008年各院校單專業招生最多人數統計,在26所院校中,只有一所院校同專業最多招收146人(4個班級),有11所院校單專業招生人數超過400人(10個平行班級),同專業招生人數最多的達到789人,造成平行班級達近20個。
  表二陜西省2008年高職院校單專業招生最多人數統計
  
  表三為26所院校多平行班級(單專業招生人數140人以上)招生人數占全院當年招生總數百分比,院校多平行班專業招生數占總招生人數最小的為6﹪,12所院校超過50﹪,這一數據最大的達到91.2﹪,也就是說,幾乎每個專業都在4個班級以上招生。這樣比較容易實現了短期內規模擴張,但同時造成實訓資源短缺。
  我國高職學院的教學模式基本體現出學科教育的特點,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基礎先行專業居后,理論先行實踐為輔(近幾年正在努力改變這種模式)。分析高職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絕大部分學院為了便于管理,同專業平行班級通用一個人才培養方案,相同的教學環節集中在同一學期進行,這樣就出現4、5個班級在相同學期的20周內爭搶同一實訓資源,如果考慮相近專業的實驗實訓需求,實訓資源短缺狀況會更加嚴重。
  但另一方面,這一實訓項目被集中在一個學期,爭搶之后的下一學期往往又出現整學期的空檔,幾乎沒有任何實訓任務,這種現象在專業實訓實驗方面顯現更為突出,這樣看又表現出資源過剩。
  為解決實訓資源相對短缺與相對過剩并存這一問題,各學院對內必須強化內部管理,統表三陜西省2008年高職院校多平行班級招生比例
  
  籌安排,充分發揮有限資源作用;對外加強校際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也就是說,實訓條件好的專業院校也有對外尋求合作的必要,以充分發揮資源的作用。換言之,這種矛盾的存在也恰好為校際資源共享提供了可行性。
  二、區域實訓基地共享可操作性分析
  實訓基地資源共享是一個雙方合作的事情,實現合作的前提條件是互惠共贏,資源提供方希望通過資源共享,提高設備的使用率以創造價值;資源尋求方希望在實現技能培養目標的同時降低辦學成本(相對于自己建設成本),對于兩三周的實踐教學活動,如果要長途跋涉,學生的組織管理問題暫且不說,幾屆學生花費的資金如果可以建設實訓基地,這種合作顯然是不可取的,但區域內(近距離)的合作可以避免這一問題。
  1.區域實訓基地共享具有地理優勢
  建立共享型實訓基地,要求合作雙方進行場地、人員等資源的合理調配,統籌規劃雙方教學進程,安排學生學習、生活等具體事務,這些活動的交流實施都是需要多次協商才可以妥善解決。學生入場實習后,學生的管理、吃住行給合作雙方都帶來新的問題。
  對于尋求合作資源的院校來說,合作的目的既要完成學生技能培養工作,又要降低辦學成本,還要方便管理,使教學組織實施簡單易行?;谝陨隙喾矫嬉蛩?,共享實訓基地不適合遠距離進行,而在區域內進行實訓基地共享具有地理優勢,可以滿足各方需求,方便雙方教學管理,同時有效降低合作成本。特別是對院校比較集中的區域,校際間的資源共享,在理順教學合作關系后,就如同一所院校的兩個校區教學一樣的方便。
  2.區域內不同院校的相同或相近專業實訓基地是共享基礎
  前面已經論述,高職學生規模迅速發展有兩個途徑,一方面對學院常規專業擴招平行班級,另一方面通過開設新專業尋求突破。各院校開設的新專業,或開發建設原有專業的專業群(相近專業),或開發建設區域熱點專業(就業形勢好的長線專業或新興行業產業相關專業)。站在學院的角度看,這兩種做法都比較符合學院發展的需求,又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但是不可避免,同一區域不同學院在專業設置上出現重疊,特別是一些熱點專業上的重復建設尤為突出。
  以陜西省咸陽市高職院校為例,咸陽市共有六所公辦高職院校,三所在文林路,兩所在文匯路,校校之間相距很近。六所高職院校開設專業累計128個,2008年招生中有66個專業沒有重復,其他專業都至少兩所學院都有開設。其中6所院校均開設市場營銷專業,5所院校開設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等專業,4所院校開設應用電子技術、物流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等專業,3所院校開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通信技術等專業,電氣自動化、會計電算化、機電一體化、焊接技術等專業都有兩所院校同時開設。這六所院校原來的行業背景各不相同,但在專業設置上依然有很大的相似度。
  由此可見,在同一區域不同院校間開設專業有這么大相似度,區域院校具有共享實訓基地的基礎。各學院集中辦好優勢專業,做強優勢專業實訓基地,對發展較晚相對較弱的專業實訓基地,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考慮建立區域共享實訓基地,最大限度發揮有限資源作用。
  3.財政投資的實訓基地是共享的著眼點
  教育部自2005年起推行了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計劃,擬在全國建設2000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該計劃由中央財政撥付專項經費,資助建設一批資源能夠共享,集教學、培訓、技術服務和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這些實訓基地申報基礎較好,建設資金較充足,建設水平較高,所以能夠承擔共享的任務。另外,各個省市每年都有重點實訓基地評選,都會推選出條件好、有特色的實訓基地進行獎勵性建設,這些基地都是實訓基地共享的著眼點。
  三、適合建立區域共享實訓基地的條件
  建立共享區域實訓基地,不是限制自身發展,所以對學院的優勢專業一定要加強建設,突出特色。對發展較晚的專業涉及到實訓基地建設,可以考慮校際共享的形式,但也并非所有需要新建基地都適合采用共享形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區域其他院校具有較強行業背景的專業實訓基地
  由于區域各院校都有自身的辦學側重點,而各院校專業又有較大的重疊性,這為資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各院校針對自身學院發展的特點,結合區域內其他院校強勢專業,對自身實力較弱的專業,可以對外尋求具有較強行業背景的院校專業實訓基地,作為自己的專業共享型實訓基地。
  2.一次性投入數額較大的基地
  有兩種情況會導致建設實訓基地一次性投入數額較大,一種是購買單臺設備價值較高的精、大設備,學院在購置這類設備時,首先需要充分論證,臺套數少價值高的設備,如何對大面積培訓學生技能發揮作用?所以如果區域具備共享條件,此類實訓基地首先要考慮進行資源共享。
  另一種是購買數量較多的普通設備的基地,由于數量較多,所以資金占有量較大。這種情況短期內必須考慮區域共享,一般來說,專業的發展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實訓基地建設也會逐年跟進,突擊建設與投資這種短期行為,往往沒能充分論證專業的市場發展,即使對于新興行業,一步到位的思想也是不可取的。學院必須充分估計社會發展的速度,前瞻技術發展的新動向,適時調整專業實訓基地設備,緊跟技術發展的速度。
  3.設備維護費用較高的基地
  實訓基地的建設,并不是一次性投入這樣的簡單問題,有的設備等到報廢時,使用維護費用早已超過設備自身價格,所以從成本核算的角度看,基地建設必須計算綜合賬,一方面關注一次性的設備投入資金量,另一方面關注未來使用維護費用,所以設備維護費用較高的基地,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合于區域共享建設。
  4.設備專業針對性強的基地
  如果在本學院建設專業性較強的實訓基地,基地服務面向很窄,勢必在以后的使用中利用率低,不能充分發揮資源作用,這類實訓基地也適合于在區域進行共享建設。
  四、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所學院的發展壯大是靠許多數據支撐說明的,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就是一項重要數據。如果過多依賴共享實訓基地,學院自身的發展必然受到影響,所以是否應當建立共享還是自建,這需要多方面考慮,不能一概而論。
  1.基地共享的目的是協調發展,互利共贏
  對于合作雙方,實訓基地共享的目的都是為了學院整體利益,為了學院協調發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雙方必須坦誠相待,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與途徑,各取所需,真正實現互利共贏。特別是資源提供方,共享是為了獲利,但不能對獲取經濟利益抱有太過高期望,讓合作方望而卻步,這樣很容易失去合作的機會,不能成功的合作多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造成的。
  2.基地共享涉及的不僅是設備,人員因素也很重要
  建設實訓基地,不僅要投資設備,也要投入人員,所以核算是共享基地建設還是自主籌建基地,要充分考慮人員的問題,師資條件能否具備,管理人員的聘用等成本。
參考文獻
1 張翠英.湖南鐵道職業學院構建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管理模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5).
2 戴桂滎.高職院校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的“喜”與“憂”[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7).
3 程寶國.構建共享型校內實訓基地的實施機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5).
4 張翠英.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8,(5).
5 宋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06,(2).
6 黃旭.論高職共享型實訓基地的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1).
關鍵字:教育,內蒙古
About Us - 關于我們 - 服務列表 - 付費指導 - 媒體合作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常見問題 -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14安裝信息網 www.maerukn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4000-293-296 聯系電話:0371-61311617 傳真:0371-55611201 QQ: 郵箱:zgazxxw@126.com 豫ICP備18030500號-4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安全聯盟認證
91小草欧美性爱-97在线观看视频-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国产2021中文天码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