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技術動態 > 正文
簡述中學排球模塊教學效果

論文導讀::采用文獻資料、實驗、問卷調查和數據統計的研究方法,探討初中排球模塊課的教學效果。研究結果表明,學生通過排球模塊課的學習與鍛煉,較好地掌握了排球基本技術,全面提高了身體素質,并且培養了頑強拼博、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樹立終身參與排球運動的意識。
論文關鍵詞:初中,排球模塊,教學效果

  1.前言
  “模塊”理論是由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感知神經學研究中心主任邁克爾·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教授于1976年提出的。他認為:“新的觀點認為腦是由在神經系統的各個水平上進行活動的子系統以模塊的形式組織在一起的。”1983年,認知科學家、美國拉特格斯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哲學教授J.福多(JerryA.Fodor)出版《心理的模塊性》,從理論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研究角度,提出了智能的模塊性。此后,西方心理學界對心理模塊性的探索熱情一直興盛不衰,認為它是人類對心理的本質,特別是對“認知加工是怎樣被組織起來的”認識的一場革命,它被發展成為與“模擬論”“理論論”并列的“模塊論”,成為最具競爭力的三大理論之一。
  將模塊理論引入教育教學領域,成功的范例是加拿大荷蘭學院的CBE教學模式。它是一種以能力為基礎、以培養技術崗位型人才為目標的模塊式教學。這種模塊式教學也被引入到體育的教學改革中,在高中排球教學改革過程中,排球模塊課的推出,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這也為初中排球教學提供了借鑒和參考,但其是否也適合初中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效果如何還是一個有待研究的問題。本人結合自己排球模塊課的教學實踐,進行了實驗與調查研究,論證了模塊教學在初中的可行性。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校初二年級參加排球模塊課學習的初中學生72名與參加傳統排球課的初中生72名。
  2.2 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查詢了有關模塊教學的論文和材料,并對文獻資料進行了收集理。
  2.2.2 問卷調查法:訪問了有關專家,專門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初稿征求了10位專家的意見,之后對問卷進行了修改,表明問卷所列問題能夠或基本上能夠反映課題所要研究的內容。
  2.2.3實驗法:對沛縣五段中學初二年級的學生進行為期36學時的排球教學實驗。實驗前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體質調查,并均勻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排球模塊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的排球教學方法。。
  2.2.4 數理統計法:對有關數據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歸納、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對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
  表1 選排球模塊課與傳統課實驗前學生身體素質表
  


 

立定跳遠(米)

36M橫向移動(秒)

縱跳(cm)

排球模塊

X=1.75±0.16

X=19.2±3.42

X=42.3±6.78

排球傳統

X=1.76±0.12

X=19.18±2.86

X=42.7±5.29

P

>0.05

>0.05

>0.05

由表一可看出在對比實驗前,排球模塊班與傳統班的學生在立定跳遠、36米橫向移動、縱跳三項基本身體素質上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經過36學時的實驗后,由表二可看出排球模塊班的這三項身體素質明顯高于傳統班的學生(P<0.05)。
  表2 選排球模塊課與傳統課實驗后學生身體素質表
  


 

立定跳遠(米)

36M橫向移動(秒)

縱跳(cm)

排球模塊

X=1.86±0.15

X=17.8±2.67

X=47.8±5.28

排球傳統

X=1.79±0.18

X=18.9±2.82

X=44.1±5.65

P

<0.05

<0.05

<0.05

可見與傳統排球課相比,在中學實施排球模塊課教學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課成績。分析其原因體育論文,排球模塊課教學對學生體質產生良好影響的主要有二點:首先,排球運動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體育運動,經常參加排球運動能促進速度、靈敏、耐力、力量等身體素質的發展,能增強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的機能,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的狀況,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論文格式。由于排球模塊課深受學生的喜愛,因而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加上排球基本技術容易掌握,這樣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進一步調動起來,自我學習、鍛煉的意識加強了,保證了在課上的練習時間,運動量相應的也增加了。其次,排球模塊課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技術動作組合多,變化多,與其它運動項目相比對身體素質要求更高。特別是動作的連續施展,及時銜接,快速轉換,需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經常練習,能大大改善和增強機體各部分的功能,較長時間的移動練習,也有效地提高耐力素質。
  由于選排球模塊課的學生興趣高,每次課都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從而促使了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促進了運動技能的快速掌握,因而身體素質超過了排球傳統班學生水平。
  3.2 排球模塊課對基本技術的掌握情況
  初中體育教育的任務不只是單一的提高學生素質,增強體質。還要教會學生運動項目的基本技戰術,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學生對運動技能掌握的如何,也是衡量體育課效果的重要依據之一。本人要求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能較好地掌握排球專項的一些基本技術,如手法的墊球、傳球、發球;步法中的上網步、后退步、交叉移動步以及一些組合技術、比賽方法和簡單的裁判法。教師根據學生完成動作的情況進行技術等第評分,由表3可見選排球模塊課學生的等第中良好以上的占82%。說明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排球的基本技術,較好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與考核要求,這也表明了初中開設排球模塊課是成功的,是深受學生喜愛的。
  表3 排球模塊班與排球傳統班學生技術成績分布
  


 

優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排球模塊班學生

19%

63%

10%

8%

0%

排球傳統班學生

15%

41%

28%

16%

0%

3.3 排球模塊課教學給予學生的財富
  排球模塊課的教學不僅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了全面發展,而且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調節大腦疲勞,放松身心,提高學習效率,對未來自身的文化修養,對國家建設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再則體育論文,從回收的調查表中統計出,有61%的學生從中學會了鍛煉方法;有57%的學生將它作為課外鍛煉的手段;有36%的學生把它選作終身體育的手段。不難看出排球模塊課教學給學生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留給他們的是無盡的財富。
  通過排球模塊課的教學與實踐,排球模塊課非常受學生們喜愛。但是,排球模塊課的教學內容還須拓展,從調查表中可以看出,有65%的學生對排球模塊課中的教學比賽這一內容很感興趣,不僅是單打比賽,雙打比賽同樣有著極高的興趣,通過比賽,使學生在實戰中了解一些排球競賽規則,這樣既能豐富排球模塊課的內容,又增加了課的趣味性,提高了鍛煉效果,更有利于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同時通過比賽培養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對校園文化建設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4 結論
  4.1 與傳統排球課相比,在中學實施排球模塊課教學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課成績。
  4.2 排球模塊課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排球技術的掌握和終身體育意識和行為的形成,更好的體現出了我國學校體育的健康第一、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
  4.3 排球模塊課教學能磨練學生品質,陶冶情操,提高修養,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更適應當今中學的排球教學。

參考文獻:
[1]林明祥,對高中排球選項模塊教學引入9人制排球內容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
[2]李麗萍,高中體育單元模塊教學實踐與策略研究[J] , 體育教學,2006
[3]楊百權,對中專體育“模塊”教學的探索[J], 體育教學,1999
[4]劉寧凌,新課程標準下對排球普修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 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
 

關鍵字:社會科學,內蒙古
About Us - 關于我們 - 服務列表 - 付費指導 - 媒體合作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常見問題 -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14安裝信息網 www.maerukn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4000-293-296 聯系電話:0371-61311617 傳真:0371-55611201 QQ: 郵箱:zgazxxw@126.com 豫ICP備18030500號-4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安全聯盟認證
91小草欧美性爱-97在线观看视频-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国产2021中文天码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