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技術動態 > 正文
青少年參與游樂性極限運動的現狀及影響因素探討

論文導讀:極限運動是風靡世界的新型的體育運動形式。
關鍵詞:極限運動游樂性極限運動運動項目

  1 前言
  極限運動是風靡世界的新型的體育運動形式。而游樂性極限運動更受青少年朋友所喜愛,它的運動特點迎合了現代人最大限度的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并從中得到愉悅感和成就感的本質特征。同時由于游樂性極限運動項目的難度較低和娛樂性更強,近幾年便以一種不可阻擋的發展速度征服了青少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消費意識的覺醒,游樂性極限運動的娛樂性和挑戰性更會讓人們所追捧和喜愛。
  2國內外(游樂性)極限運動的研究現狀
  2 .1國內外極限運動的發展與研究現狀
  國外主要以美國為主對極限運動的各方面研究較成熟。關于國內對極限運動的研究,目前都集中在宏觀研究上,大家都從極限運動的概念、發展的源頭、傳播的途徑和發展興起的原因等對其進行不甚詳細的總結。
  極限運動通常來說是指高度地調動人自身的潛能,同時運用一些裝備和器械所進行的,富于技巧并帶有一定冒險的運動。比如高山探險、攀巖、漂流等。[1]鄭浩然、劉嘉麗認為極限運動追求的不是用人體的生理極限去破記錄和獲得獎牌,而是完全屬于個人身心的成就感、刺激感和滿足感,實際上它追求的主要是一種心理的極限,一種超越自己感覺閾限的感覺。[2]
  由于其文化發展的歷史較短,目前沒有統一的概念。如果把極限運動于大眾化的社會體育比較,前者對參與者的身體狀況和技術水平的要求比后者的要求要高的多,并不是所有年齡段,所有性別的人群都能參加的。因此,極限運動決不會是“大眾化”。謝彌青對極限運動的認識多了“冒險性”一詞,本人認為非??扇?。王米娜、舒盛芳(2006)認為極限運動是特定人群參與的、個性化的、充分調動心理生理潛能的、帶有冒險性質的休閑運動。[3]根據前面的有關理論,本文對極限運動定義為特定人群參與的,能充分發揮自我生理和心理潛能,從而體驗到極大幸福感和愉悅感,完成了自我價值的實現的一種休閑運動。本文研究的極限運動范圍為活動場所固定的主要分布在大型的主題公園,分為游樂和游藝兩種項目,并且有專門參加過安全培訓的工作人員,為活動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本文研究的極限運動,它的范圍縮小很多了,便于研究。
  從極限運動的微觀研究,曹建明、張建兩人作為中國極限運動的專家對極限運動從最初的概念解釋道各個項目等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解釋。[4]
  現在研究的不足:研究數量很少,研究內容太寬泛,大都集中在文獻研究,就是概念介紹、發起原因和項目介紹上,都與傳入中國的時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國對于極限運動的研究尚在引進階段,缺少對此項運動的實際需求的研究,也缺乏從實際需求到理論構建全面的。完整的、系統的研究。更缺乏結合我國的實情進行實證研究和從體驗的角度來論述更少。
  2.2 國內外(游樂性)極限運動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國外許多學者對于極限運動的研究較多,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探討參與游樂性極限運動很少,本文從體驗的角度并參考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研究來進行相關研究。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積極影響的研究較多,而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研究較少,關于極限運動對心理艱健康的研究則很少。
  縱觀近年來我國有關學者對于心理健康與體育運動的關系研究,國內學者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獻綜述和實證研究,其中使用文獻綜述法較為普遍。主要從研究的對象、研究測量工具選擇等方面來研究。論文參考網。國內大量研究認為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積極的。蘇英認為通過體育運動可以治療身心疾病、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可以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消除疲勞、改善影響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5]但是也有些人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李國金等人認為對于本身身體素質不好而又不敢通過運動來放松,由于評價標準單一造成的經過努力分數卻不理想以及那些因運動造成傷病的同學來說,卻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6]
  目前參與游樂性極限運動的人數逐年增多,特別是青少年的參與人群尤為明顯,這跟青少年閑暇時間的增多和他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分不開的。但是參與游樂性的極限運動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有待于進一步分析和研究。
  2.3 極限運動的定義及項目分類
  極限運動是一種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通過對運動器具的掌握和控制,最大限度的發揮生命潛能,在挑戰自我和自然的過程中,獲得身心健康愉悅,滿足新鮮刺激感,實現個人價值的新興休閑運動。極限運動迎合了現代人特別是青少年走向自然、尋求刺激、實現自我的需要,因而又被稱為區別于傳統健身與競技體育的“另類體育”。最常見的極限運動分類方法是季節和空間分類。(一)按季節分類。夏季項目主要有滑板、單排輪滑、速降單排輪滑、小輪車特技、極限攀爬、空中沖浪、水上運動等。論文參考網。冬季項目主要有滑板滑雪、雪地自行車、攀巖、滑雪等。(二)按空間分類。水上項目有滑水、潛水、激流皮艇、摩托艇、沖浪等。陸上項目有街區特技、滑板、攀巖等??罩许椖坑斜臉O、空中沖浪、滑翔傘、懸崖跳水等。[7]
  2.4 游樂性極限運動的定義及項目分類
  本研究依托馬斯洛高峰體驗理論和體驗式學習理論,參考前人對極限運動的定義和分類,筆者認為游樂型極限運動是特定人群參與的,能充分發揮自我生理和心理潛能,在挑戰自我和自然的過程中,獲得身心愉悅,滿足新鮮刺激感,最后實現個人價值的一種情感體驗。本的游樂性極限運動范圍為活動場所固定的主要分布在大型的主題公園,分為游樂和游藝兩種運動項目,并且有專門參加過安全培訓的工作人員,為活動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體系。主要項目有:過山車、摩天輪、蹦級等運動項目。游樂性極限運動與極限運動的比較中可以看出游樂性極限運動的參與者范圍更廣更大,項目的難度系數和不利的安全因素大范圍降低,這樣有利于項目的開展和發展。
  3 結語
  游樂性極限運動風靡世界,雖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教猛,參與者逐年上升,特別是像嘉年華這樣大型游樂場的項目更加受到青少年的喜愛。但是目前對于這類項目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研究數量很少,內容也不寬泛,大都集中在文獻研究。這與游樂性極限運動剛傳入中國的時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缺乏對此類運動的實際需求的研究,也缺乏對此類運動實證的研究。論文參考網。目前,對此類活動運動前該做些哪些準備活動,運動頻率多少比較適宜,適不適合青少年朋友的參與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1] 謝彌青.極限與極限運動.體育大看臺.
  [2] 鄭浩然.廣州、深圳極限運動(B3街道項目)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5):136-137.
  [3] 王米娜、舒盛芳.我國可開展極限運動的研究綜述.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4).
  [4] 張健、曹建明.極限運動中國學校體育,2002,(1);48-49.
  [5] 蘇英.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3.
  [6] 李國金等.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正負效應.四川體育科學,2007,12(4).
  [7] 胡小明等主編.體育休閑娛樂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39-240.
 

關鍵字:社會科學,吉林,吉林
About Us - 關于我們 - 服務列表 - 付費指導 - 媒體合作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常見問題 -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14安裝信息網 www.maerukn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4000-293-296 聯系電話:0371-61311617 傳真:0371-55611201 QQ: 郵箱:zgazxxw@126.com 豫ICP備18030500號-4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安全聯盟認證
91小草欧美性爱-97在线观看视频-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国产2021中文天码字幕